《格言》杂志创刊于2003年11月,隶属于黑龙江省出版总社,是国内第一本以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和智慧为主题的文摘类全彩杂志。创刊伊始,发行量3万册,2006年11月份突破90万册。
当今国内文摘类期刊大有泛滥之趋势,这样就必然会鱼龙混杂。在众多的文摘类期刊当中,《格言》(半月刊,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虽然是一个后起之秀,但却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原因很简单,就是定位准确,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格言》是一份以“开启语言智慧”为主题的全彩版文摘杂志,创刊于2003年底,其宗旨是把自己办成青春语言的家园,从而提高读者语言智慧,提升语言修养。该刊所摘作品,内容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语言风格个性鲜明,特别是以“颠覆”传统认知的手法撰写的《格言新说》常常能给人一种有益的启发。
《格言》的目标读者群为14~20岁之间的在校初中、高中、大学低年级学生,这是一个被社会、家庭广泛关注和爱护的庞大群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格言》明确提出“做青少年精神上的引领者”,让《格言》成为“充满青春活力的语言素质教育读本”,做引领青少年思维和阅读志趣的精神之友。这一目标群体的准确锁定,为《格言》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当时国内以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和生存智慧为主题的期刊市场的空白,《格言》从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编选深刻、优美、幽默、睿智的语言作品精粹,将自身定位为提高语言修养、开启生存智慧、充满青春活力的文摘类期刊。读者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素养,丰富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其作文丰满深刻,谈吐高雅有趣。这一精准的主题定位,充分彰显了《格言》丰厚的内在张力。《格言》仅从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语言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与说话能力,这一专业化的期刊定位和目标市场的细分,为《格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有利条件。
“做文化而不仅仅是做杂志,做文化产业而不局限于做文化产品”,是贯穿《格言》发展战略的重要理念。杂志的本质永远离不开文化的内涵,每一次的市场检验,都是在考验杂志背后的创造力,考验杂志所呈现的文化穿透力。
(一)采用先进的管理体制。《格言》作为黑龙江省的杂志,较早在北京设立了编辑部,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渠道资源,带动自身的发展,实现了由省内走向全国的构想。该社发挥在北京办刊的优势,组建高水平的编辑队伍,聘任有策划能力、原创能力的优秀人才,实行全员聘任制,有力地推动了《格言》编辑制作、策划整合、战略运营和持续发展。
(二)建立全新的运营机制。《格言》编辑部人员的平均年龄是28.5岁,他们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贴近青少年读者,也贴近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是什么岗位,进入《格言》都必须经过实习编辑的考验。在实习过程中,杂志社通过任务下达、绩效考核、能力评定等方式找寻到员工的最优点,据此分配合适的岗位,让每个员工都可以最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才能。《格言》北京编辑部共有16人,在用人、分配机制上打破了身份、学历、资历等多种限制,对优秀的编辑人员实行高薪聘用,社内关键岗位人员的月薪标准与事业体制人员的差距最多达到7倍。为确保编辑结构的不断优化,《格言》始终对编辑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实行首位重奖、末位淘汰,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和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对人才的吐故纳新,在编辑力量的相对稳定与动态优化中寻找最佳平衡点。
(三)注重公共文化建设。《格言》一直坚持把社会效益作为办刊的最高宗旨,先后策划了“送格言,谢师恩”向语文教师赠刊、“我与《格言》的三年情缘”、“驻城编辑,全国招聘”、“第一时间,第一稿酬”、“我是格言掌门人,慧眼评刊得大奖”等活动。通过这些生动丰富、鲜活有趣的长期良性互动,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性,加深了与读者的情感沟通。同时,《格
言》积极参与公益性活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资助贫困大学生,在2005年冠名赞助了“格言杯•北京大学生诗歌节”和“格言杯•北京校园戏剧节”,“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格言》拿出当期全部发行收入捐给灾区,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读者的感恩之心。
《格言》组织开展了内刊《派》、《掌门》的赠送活动,策划出版了《〈格言〉就是力量》、《话:赤橙黄绿》、《画:春夏秋冬》等丛书,定期出版了《语录中国》、《时代流言》两种品牌图书,适时推出主题增刊《亲爱的》、《太阳小说》、《中国大年》、《老师,老师》等,将品牌触角不断扩展到新的发展领域。其系列产品形成了显著的《格言》效应,不断提升着品牌的影响力。该社还注重网络对品牌的促进作用,创刊不久便建立了网站,日浏览量达1500人次,为读者与编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目前,《格言》从最初的一本杂志发展为现在的正刊、特刊、增刊、便携本、图书、网站等一系列具有《格言》标识和内容特征的产业体系。